张斌委员:
您提出的关于在地铁站等场所设立“津农精品”公共品牌形象宣传的提案,经会同市国资委、市交通运输委研究答复如下:
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(一)强化顶层设计。2020年,我市设立市级农业品牌“津农精品”,截至目前,累计培育认定品牌225个。其中,小站稻、沙窝萝卜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。坚持重点品牌引领,按照“基地示范、龙头带动、科技赋能”的思路,自2024年开始,利用两年时间重点打造小站稻、沙窝萝卜、七里海河蟹、大港冬枣、武清果蔬(小兔拔拔水果萝卜、小猴摘摘精品鲜桃、小鹊登枝口感番茄、小熊掰掰鲜食玉米)、岳龙红(辣椒、红瑶甘薯)、下营山楂、罗庄子红香酥梨、劝宝韭菜、东信花卉10个优质农产品品牌。力争到2025年年底,建设10个以上品牌基地,每个品牌培育1家“链主”企业。
(二)加强地铁宣传。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,利用轨道交通“线上线下”双场景、“地上地下”双空间资源,开展“津农精品”和天津市特色农产品推介宣传。在地铁1、3号线发布“津农精品”主题列车,在天津站、天津宾馆站、下瓦房站、津湾广场站、吴家窑站、营口道等地铁站点上刊广告灯箱、包柱、地贴等媒体宣传,专题展示“津农精品”农产品。在津湾广场打造“地铁e站·丰收嘉年华”消费节。在天津地铁APP发布相关广告,开发上线“丰收盲盒”秒杀活动,收获良好投放效能。有效提升“津农精品”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。
(三)加强宣传推广。运营“津农精品”展示中心,根据时令特点筛选特色优质产品入驻。在央视一套和天津卫视投放小站稻、沙窝萝卜、岳龙红甘薯宣传广告。通过新华网、经济日报、天津日报等媒体平台刊登系列报道。支持企业在抖音、京东等平台开设旗舰店。积极组织推荐“津农精品”品牌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、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。创新推出“小站稻号”海河游船、“丰收号”地铁专列,开发小站稻生态观光、七里海钓蟹体验等新业态,发展“一分薯田”认养、农耕研学等体验经济,实现农业从单一生产向服务、文化等多维度拓展。
二、下一步工作安排
我们将以办好2025年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为契机,加大“三站一场”宣传力度,持续提升品牌曝光度和好感度。同时,积极建立“津农精品”品牌对接机制,依托轨道交通场景优势、资源优势持续创新宣传推广模式,如举办农产品推广活动,开展地铁积分兑换农产品、“地铁丰收市集”等活动,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,促进乡村振兴、产业振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