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在省、市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导和有力支持下,扬州市广陵区以创建“平安农机”示范区为契机,聚焦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水平,区镇村三级联动,多部门共同发力,不断完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、监管体系,促进了新时期农机化高质高效安全发展,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截止目前,涉牌涉证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71台,其拖拉机223台,检审率为91.03%。联合收割机48台,检审率为97.92%,收割机、拖拉机“三率”均达90%以上。广陵区建立了“网格化”安全监管制度,划分135个网格,充分发挥“大数据+网格化+铁脚板”作用,抓牢“三个环节”,落实“五个责任”,农机安全生产治理新模式新方法得到有效运用。同时,采取常态化监管与“打非治违”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,加大农村道路联合执法、事故隐患排查力度,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。近五年来,广陵区未发生一起道路外亡人农机事故,拖拉机、联合收割机事故万台死亡率控制在3.0以下,无牌行驶作业、无证驾驶操作等违法违规现象下降趋势明显,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。
一、加强组织领导,保持高位推进
区政府成立“平安农机”创建领导小组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,在农业农村局设立区创建办,制定实施方案,纳入财政预算,落实工作责任,明确时间表、路线图,定期研究部署工作措施,始终保持创建工作高位推进。农业农村、应急管理、公安交警、乡镇属地等单位密切联动,相互配合、相互支持性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、开展联合行动,保持信息互通,形成工作合力,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。
二、筑牢网格基础,提升监管效能。
以乡镇、村社会治理网格为基础,实施农机安全监管网格化项目,在广陵经济开发区、头桥镇、李典镇、沙头镇,划分135个农机安全监管网格,明确职责区域范围,配齐配强农机安全协管员、网格员队伍,切实做到任务明确、责任到人,实现全区所有涉农乡镇(园区)网格全覆盖。依托区、镇两级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心,围绕农机安全隐患、农机违法违规行为、群众需求诉求等三大事项,统一做好采集上报、核实立案、指挥派遣、处理反馈、核查结案等,确保工作有人督办、问题有人研究、数据有人查看、质量有人把关,形成全链条、闭环式工作流程。
三、强化宣传教育,提高安全意识
一方面抓好农时、节假日、“安全生产月”宣传工作,以集中年检、送检下乡为契机,采取现场咨询、发放宣传资料、活动展板等形式,现场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。另一方面常态化组织到工地、集镇、农机合作社等农机及人员集中地,发放《创建“平安农机”倡议信》1000 余份。通过广播、媒体、微信群等载体平台,广泛宣传创建工作,不断提高“平安农机”创建知晓率,使“平安农机”创建深入人心。
四、坚持依法行政,严格规范监理执法行为
对全区农业机械和操作人员,按乡镇分机型逐一登记造册,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管理,及时掌握农业机械的上牌及年检情况,切实做到基数清、底子明,为“平安农机”创建工作奠定扎实基础。严格落实市公安局、市农业农村局《变型拖拉机进行限行的通告》规定,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进行安全技术检验,并全部上检测线按操作规程检测,变型拖拉机已完成清零,进一步规范农机安全监管秩序。定期开展农机行政执法行动,全年共办理各类农机违法违规案件24起,其中罚款类案件9起。